杭州西部的1932年风情:中山纪念林的初生小树

发表时间: 2021-12-05 10:28

1932年初春,美国土壤科学家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来到杭州进行考察,用相机记录下当地的山水风情。

本组图片选取他在杭州西部拍摄的一些照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杭州西郊的山水地貌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

古道上的寺庙

山坡之下,古道之边,坐落着小小的寺庙。青瓦青砖的寺庙旁边,还有两栋土坯墙茅草顶的房子,可能是僧人的居所,也可能此时寺庙已被遗弃变成了民居。在屋后是两株高大的松树和蓊蓊郁郁的灌木丛,非常静谧。

运输木炭

两个挑着大包木炭的男子正在赶路。为了减轻肩部重压的负担,他用一根棍子支撑着扁担。上身棉衣、下身单裤,脚下草鞋,似乎一年四季的衣服都穿在身上。

河边的村庄

杭州是一座因水而灵动的地方,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很多民居临水而建,乘坐舟船出行,在当地,随处都可以看到图中这种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茶馆门前

水是杭州的灵魂,大到运河、西湖,小到手中的一杯佳茗,都蕴含着杭州城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杭州人爱喝茶,即便在今天,杭州依旧有大大小小的茶馆近千家,足见当地人们对茶的喜爱程度。

茶园风景

遍地的茶树以及搭建在茶树林边的茅草小棚子,给人一种原生态的茶乡感觉,因为还在冬季,显得有些破落的荒凉。今天杭州西部的茶乡梅家坞和龙坞,早已美若人间仙境,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之地。

采集矿石

一群男子正在山坡下采掘白色是石灰岩,山坡之上也是郁郁葱葱的茶树。杭州地区出产的茶叶种类繁多,有九曲红梅、天目青顶、千岛玉叶千岛银针等品种,其中尤以西湖龙井最为出名。

陶泥采挖场

这里是制作陶器所用陶土的采挖现场,陶土是一种可塑性非常强的粘土,可用于制作各种陶器。在采挖地的旁边,站着一个戴着棉线帽的小男孩,他的穿着是当时老百姓在冬季的典型打扮。

制作陶器

陶制品是旧时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具,直到今天依旧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图中是一名制陶匠人正在作坊前制作陶壶,为了作业时不至于弄脏身上的衣服,他换上了一身破烂的棉衣。

一座寺庙

杭州城西部的一座寺庙,由一些散落的建筑群组成,庙宇保存得很好,但寺庙之外杂草丛生。几个过路的孩子好奇地盯着镜头。

余杭塘河石桥

图中的精致石桥为通济桥,位置在余杭塘河汇入南苕溪处东侧。通济桥原本是一座三孔桥,后来因为发展的需要,已改为两桥六孔的通济大桥了。

中山纪念林

杭州中山纪念林开辟于1929年春,这里种植有乌柏、枫香、麻栋、银杏、三角枫等数十种树木。此时的中山林刚刚营造不久,所栽的树木很细很小,今天的中山林早已成为一片树可参天的茂密森林。

林边道路

道路不宽,却非常平坦,路边有用细嫩的竹子捆扎出的竹蓬造型,棚子下是积肥的粪坑,用作林木的肥料。

天目山

连绵的山峦脚下,是一片宽广平整的开阔地,地里整整齐齐地种着稻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地不单单风景秀美,而且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