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你是否注意到我与鹦鹉螺的相似之处?

发表时间: 2020-09-01 15:09

菊石(学名:Ammonoidea),因它的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海生无脊椎动物,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菊石亚纲约在志留纪晚期至泥盆纪初期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最后与恐龙一起于白垩纪晚期(距今约6500万年)灭绝。

菊石通常分为9目约80个超科,约280个科和约 2000个属,以及许多种和亚种等。头足类动物,运动的器官在头部。体外有一个硬壳,与鹦鹉螺的形状相似。在头足类的进化过程中,惟有鹦鹉螺还背负着一个沉甸甸的硬壳,慢慢地在水中游动,依靠硬壳保护自己,而其他的种属在进化中已脱掉硬壳,轻装前进。按照鹦鹉螺的运动方式推断,菊石也是一种游速不快、运动连贯性很差的动物。

菊石的复原图

看见菊石的复原图,大家脑海里的印象可能还是它们的近亲鹦鹉螺的模样,一般很难说出它们和鹦鹉螺的具体区别。一些菊石和现生鹦鹉螺有着一样的外壳,并且在外壳内部也有着分隔而成的气室。单单观察外形,似乎很难将它们区分。

鹦鹉螺和具有生长纹,横肋的菊石复原图

菊石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周期性地向前做升阶式的移动,在其后方由外套膜分泌出隔壁(隔壁是指隔开相邻两个气室的膜状物质,成为化石后,它的形态就像隔板一样。)用以支持动物体,增加浮力和加强壳体。

因此壳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动物体栖居而没有隔壁的部分,称为住室;具有一系列隔壁的部分是气壳,被相邻两个隔壁所分隔的空间叫做气室,大部分菊石有26个气室,而目前还活着的鹦鹉螺一般是30个。菊石的隔壁是一个曲面,相对于鹦鹉螺具有前后褶皱,通常具有复杂的形状,尤其是在近壳壁处褶皱十分强烈。

隔壁与壳壁的接触线叫做缝合线,是菊石分类中十分重要的标志(缝合线指的是隔壁与壳面两者之间的相接处的线。)鹦鹉螺的缝合线弯曲方向是一致的,而菊石的化石里是各种波动扭曲的形状,菊石的缝合线进化得比鹦鹉螺更复杂,因为这样可以增加肉体和外壳的接触面,让内部结构更稳,并增强外壳的强度,满足在深水中行动和躲避敌害的需要。

每一个隔壁有一个圆形隔壁孔,为体管所在位置。体管可能起联系软体与壳体和调节浮力使壳体沉浮的作用。它通常位于腹部边缘,但少数类别的体管在背部或近中心位置。

菊石壳体的旋卷程度很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松卷、触卷、外卷、半外卷、半内卷和内卷。壳体外形也多种多样:由薄板状至圆球形,有的呈三角形旋卷,有的呈直杆状或呈环形,腹部尖形,平板状或圆形等。

各种异型壳(图片来源:见水印)

此外,壳体表面有不同类型的色带,但绝大多数色带都不能在化石上保存下来。

菊石的壳口覆以口盖。口盖有的单瓣(也就是单口盖,古生代口盖很少主要为单口盖,单口盖为一片角质薄片,它不能完全封闭口部,同时也易分解消失。)

有的双瓣(也就是双口盖,侏罗纪出现了双口盖:由一对大致呈三角形微向外凸的钙质片组成,两薄片中间有一条直的接合线。)

也有的由双瓣接合而成(称为合口盖,合口盖只见于晚白垩纪,由三层组成,外层薄,表面具斑点状、粒状、脊状和沟状的同心纹,中层厚,泡沫状或管状构造。内层薄,内表面光滑。)

通常口盖与菊石壳体分离保存,带有口盖的菊石化石十分稀少。

15为合口盖,23为双口盖,46为单口盖。

图片来源:见水印

菊石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的壳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小的仅有1厘米;大的则达到2米。

菊石化石均产于浅海沉积的地层中,并与许多海生生物化石共生。通过对含菊石地层的古地磁、古温度的测定、岩性和岩相分析和对菊石古生态的研究,推测菊石栖居在热带至温带的有一定深度的海域,内中又因壳壁厚薄、壳形和壳表装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例如:壳壁较厚和具粗强壳饰的类型是较不活动的类型;壳壁较薄、表面平滑和具尖饼状壳形者是较活动的栖居于较深水体的类型。

泥盆纪早期出现的棱菊石

菊石化石具有壳饰丰富,壳壁较厚,外观优美等特点。菊石化石是在东源增坑发现的,共有200多块,是目前全国发现数量最多、 品种最丰富、规模最大的菊石化石群,其中有块42厘米的特大型菊石化石,为南国之冠。由于保存完好,外观纹饰奇特,这些化石看上去更像是长在石头里的菊花,形态可爱。

菊石化石

菊石演化迅速,分布范围大和易于辨认,是推算岩石年代、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地质学家可以使用它们来确定含有菊石化石的地层的年代。在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同时,因为菊石在地层中保存完整,具有优美和谐的曲线而有较好的收藏价值

晚二叠纪至三叠纪出现的齿菊石

在中国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含有各种菊石,特别是广西的早泥盆世菊石群,华南二叠纪菊石,广西、青海和西藏三叠纪菊石和西藏侏罗纪及白垩纪菊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广西、贵州、青海和西藏的海相地层中都有发现菊石化石的记录,特别是在西藏的珠穆朗玛峰地区有大量的菊石化石产出,甚至随手可得。因为在2亿多年前,那里曾经是古喜马拉雅海,由于造山运动,地壳上升,海底变成了高山。因此,生活在海洋底层的菊石,就呈现在地面上,成为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变化的见证物,同时也为恢复当地的古生态环境的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菊石化石的剖面及外表面

菊石化石的纵剖面呈美丽的螺旋形,棕黄色半透明,色如琥珀,,闽、台一带民间认为菊石可以转运、行气,给人带来好运气、好风水,多喜收藏,室内成对摆放。个体硕大,色美者价高,精美者可称宝石级收藏品。 不过菊石总体产量很大,它的科研价值胜过收藏价值。

(图文资料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