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茶文化:十四种独特的茶味体验

发表时间: 2021-05-06 17:45

一起学习茶文化入门篇 十四种茶滋味 你更偏爱哪一种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味有馀甘。一杯以后,再试一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随园食单》

-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细微的不同就造就完全不同的滋味感受,茶滋味很难用精确言语描述,按照童启庆教授的方法,通常分为这14种


1清鲜型

清香、味鲜、爽口

采摘嫩梢,工艺精细的名优绿茶和红茶

如:碧螺春、蒙顶甘露、南京雨花茶、都匀毛尖等

-

2鲜浓型

味浓而鲜、回味爽口

鲜嫩度高,叶厚芽壮,制造及时,工艺标准

如:黄山毛峰、婺源茗眉等


3鲜醇型

味鲜而醇,回味鲜甜爽口

鲜叶较嫩、制作及时

如:揉捻较轻的太平猴魁、顾渚紫笋等;揉捻正常的高级祁红、宜红等

-

4鲜淡型

味鲜甜、清淡

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5浓烈型

有熟板栗香和清香,有甜感,味浓不苦,有收敛性而不涩,回味长而爽口

芽肥壮、叶肥厚、嫩度较好,内含物质丰富,工艺标准

如:屯绿、婺绿等

-

6浓强型

味浓汤稠,刺激性大,有紧口感

内含物质丰富的良种大叶种,萎凋程度偏轻、发酵偏轻、或是揉切充分

如:红碎茶


7浓爽型

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收敛性,回味甘爽

原料细嫩、叶片厚实、工艺讲究

如:武夷岩茶、滇红、凌云白毫等

-

8浓醇型

收敛性和刺激性较强,回味甜或甘爽

鲜叶嫩度高,工艺讲究

如:优良的功夫红茶、毛尖和部分乌龙等


9甜醇型

鲜、甜、厚

原料细嫩新鲜,工艺讲究

如:白毫银针、恩施玉露等

-

10醇爽型

浓淡适中,不苦涩,回味爽口

嫩度高、加工及时、标准

如:蒙顶黄芽、霍山黄芽、中上级功夫红茶

-


11醇厚型

味尚浓,带刺激性,回味略甜爽

鲜叶内质好,工艺正常

如:庐山云雾、水仙、铁观音、川红等

-

12醇和型

味不浓不鲜,不苦,有的带厚度,回味较弱

如中级红茶、六堡茶等


13平和型

清淡、不苦涩、微甜

原料偏粗老

如:低档红茶、绿茶、乌龙;中下档黄茶黑茶

-

14陈醇型

陈韵醇甜

制作中经过渥堆或经过时间陈化

如普洱茶、六堡茶、老白茶等

-

茶汤入口,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糖类等综合而成的滋味如烟花在口腔中绽放,舌面上的味蕾收到刺激产生兴奋波,传导到中枢神经,大脑综合分析后产生了不同的滋味感受。

-

舌尖感甜,舌侧感酸、舌心感鲜,舌根感苦,茶汤入口不要着急咽下,让茶汤略带空气在口腔间流转,才能更充分感受到茶汤中的酸、甜、苦、涩,鲜、还有最后留在口腔中悠悠的回甘。

细品茶汤百味,悠享茶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