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8000年玛瑙传承的“世界玛瑙之都”

发表时间: 2022-04-03 09:06

在有证可查的8000年玛瑙文化长河中,阜新创造了多项第一。

阜新的玛瑙资源储量全国最多。2004年,第十二届国际矿山测量大会在阜新举行,权成专家测算后宣布:阜新玛瑙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

阜新是全国最大的玛瑙交易中心和集散地,拥有三大玛瑙专业展馆和五大玛瑙专业市场,每天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客商来阜选购。全国各旅游景点的玛瑙工艺品60%来自于阜新

阜新的玛瑙大师人数最多。阜新有1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9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有2位行业优秀专家,有158位省级以上玉雕大师。

在这诸多的中国之“最”面前,阜新赢得了“世界玛瑙之都”的美誉,放射着晶莹之光。



阜新玛瑙,从8000年前的远古走来,走过了辽代、清代和上世纪七十年代三个历史兴盛时期。8000年的琢玉史让阜新玛瑙映射出七彩霞光,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色彩。


在宝玉石这个大家族中,玛瑙属于中档宝玉石,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沙美里亚人就用玛瑙制作成一个形似斧头的工艺品,现存于美国纽约历史博物馆中。许多国家把缠丝玛瑙作为“八月诞生石”,西方人认为,佩戴它象征夫妻和睦、恩爱、幸福,被誉为“幸福之石”。

在中国,玛瑙与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珍珠并称为佛家“七宝”。历代文人墨客为它写诗做赋。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了玛瑙的药用价值,称它对调节神经、加强记忆力、改善睡眠、维持兴旺的精神具有卓著的功能。因此民间有着“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

千百年来,皇室贵族都将它作为宫廷贡品而备受推崇。相传,清朝乾隆皇帝的朝珠就是由阜新玛瑙制成。

阜新玛瑙,历史悠久。

早在8000年前,阜新的查海先民发展成中国北方的“第一代农人”,他们创造了“世界第一玉”与“中华第一龙”,将红山文化向前推进了3000年,阜新因而有了“玉龙故乡”的美誉。在查海遗址中,出土的上百件玛瑙刮削器告诉我们,8000年前的查海人就已懂得依靠玛瑙的硬度来制作生产生活工具。

盛世兴宝。

在阜新大地上,挖掘整理的辽墓数十座,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玛瑙工艺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辽中期墓葬清河门四号墓出土的玛瑙花式盅,该盅呈椭圆形,造型极为美观,料质为透明度较高的灰白黄丝玛瑙。

辽代的史料记载,阜新地区的老河土、十家子以及苍土等地,大雨过后,田间地头,河床上下,玛瑙石俯拾皆是。农民捡拾后,卖给当时被称为“火石客”的玛瑙商人,再转送到玛瑙加工作坊进行精雕细刻,辽代的阜新玛瑙加工业初露端倪。

阜新地区“开挖窑洞十六,窑两千人,南部设有商邑。”《清实录》中记载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清乾隆年间,阜新玛瑙产业规模宏大,盛极一时。

上世纪七十年代,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的阜新人开始有意识地打扮自己、扮靓家居,再一次把目光投向玛瑙。

今天的阜新,已拥有三大玛瑙专业展馆和五大玛瑙专业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玛瑙交易中心和玛瑙产品集散地。从太阳岛至海南岛,从青岛至新疆,凡旅游景点上所见的玛瑙,大多产自阜新,并且是阜新人亲自经营。

今天的阜新玛瑙行业,已经国际化了,它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玛瑙行情。随着阜新玛瑙产业的不断壮大,阜新本土的玛瑙资源已远远不够,巴西、乌拉圭这两个玛瑙资源丰富的国家便成了阜新玛瑙原料的新基地,如果阜新玛瑙产业有一点点振动,都会波及这两个国家的玛瑙原料出口行情。

历经8000年的沧桑岁月,阜新玛瑙所放射出的晶莹之光,汇集着先人的心血与汗水,闪烁着今人的智慧和力量,呈现着阜新这方热土独具特色的生命状态与文化色彩。

新世纪的今天,阜新玛瑙再逢盛世。市委市政府将玛瑙产业列为全市十大产业集群之一,以集群优势倾力打造“玛瑙之都”,树城市文化品牌。阜新玛瑙所走的产业发展之路,堪称世界玛瑙业的典范。


提起风筝节,人们马上想到潍坊;提起紫砂壶,人们马上想到宜兴;提起瓷器,人们马上想到景德镇。当一个品牌深入人心,它就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玛瑙就是阜新的文化符号。“玛瑙之都”就是阜新的城市文化品牌。

打造“玛瑙之都”这一文化品牌,阜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阜新的玛瑙资源储量丰富、二是文化积淀深厚、三是加工历史悠久、四是产业体系比较完善,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阜新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玛瑙产业化链条,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人们不会忘记,2004年,“阜新玛瑙王”横空出世,引来全世界的关注,这再一次证明阜新玛瑙储量的丰富。被置于我市街心广场、重达66吨的玛瑙王已经成为阜新玛瑙的一个重要标志,全国知名的宝玉石专家曾来阜新为它把诊,几乎全世界的媒体、网站纷纷转载“阜新玛瑙王”的信息。

2006年,阜新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打造“玛瑙之都”的口号,借助“玛瑙王”的东风,大力发展玛瑙产业。同一年,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阜新玛瑙雕”赫然在目。

打造玛瑙之都,树的是城市文化品牌。用当时的阜新市领导的话说,阜新玛瑙的影响力价值要比它的经济价值还要高。阜新要以玛瑙为媒介,吸引八方客人,来了解阜新这个城市,进而提高这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阜新要通过打造“世界玛瑙之都”,培育城市特色文化,形成城市独特的魅力,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玛瑙之都,阜新浓墨重彩描绘前景,市委市政府为打造“玛瑙之都”制定战略方针。

建成玛瑙产业集群,使玛瑙产业成为阜新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之一。于是,在阜新十大产业集群中,我们看到了玛瑙产业集群。

发挥政府主导力、激活企业的主体力、发展市场的配置力,把阜新建设成为全国玛瑙集散中心、玛瑙加工中心、玛瑙文化中心、玛瑙信息中心。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文化战略、人才战略、集群战略,提高玛瑙产业在经济转型中的贡献率、在全国宝玉石行业中的贡献率。一系列的发展战略让阜新玛瑙产业迅速升级,行业规模越做越大。

从2006年至今,纵观新的玛瑙市场,变化巨大。过去分散的小作坊,变成了聚集的产业园,产业规模基础雄厚;过去的师傅带徒弟,变成了学校系统培训,阜新成立了多个专门的玛瑙雕刻学校;过去是玛瑙初加工,变成了重点出精品,阜新的玛瑙工艺品更注重品牌、品质、品位,实现由工艺品向艺术品的转变;过去是粗放生产,现在是给玛瑙作品注入文化元素、养生元素。过去是传统的线下销售,等客上门,现在是玛瑙小镇全员线上直播,订单雪片般从全国各地飞来。

时至今日,阜新已有各类玛瑙加工业户5500余家,从业者5万余人。庞大的玛瑙产业拉动了阜新的就业行情。

在辽代,人们管经营玛瑙生意的人叫火石客,在当代,他们被称为琢玉人。从火石客到琢玉人,他们为了这项雕琢美的事业,世代相传。

走进阜新玛瑙宝石城,一个个玛瑙摆件透着珠光宝气,那些凿璞雕镂而成、形态各异、玲珑剔透的珍品,以诱人的神秘,造就了阜新玛瑙的价值。

北方汉子外表粗犷,内心却深谙审美。千百年来,阜新琢玉人深深懂得玛瑙的灵性,对它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大师们说,他们每天都在与石头对话,只有深入地了解它、品读它,它才会赐予我们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人们不会忘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全国的玉器行业陷入低谷,阜新玛瑙产业亦如此。曹志涛、邵景兴、刘英生等一批曾在阜新玉器厂工作的技师纷纷南下,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去淘金。近20年的砥砺,让他们个个身怀绝技。

上世纪末,当阜新大力发展玛瑙产业的春风吹到他们耳畔的时候,他们身在一座城,遥望另一座城,信心满怀地做出决断:回家!

大师归来,带回的不仅是人才,更带回了开阔的眼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前卫的营销策略和融汇南北的各种雕刻技艺。于是,阜新玛瑙市场再次波动,从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转变、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转变正是始于那个时候。

每年的中国宝玉石行业的“天工奖”,大师们都要精心准备,用获奖证书来告诉国人,阜新玛瑙雕高品位、高品质。



阜新玛瑙,让世界重新认识阜新,玛瑙缩小了阜新与世界的距离,玛瑙为城市带来了自信与自豪。

在阜新,“玛瑙之都”的品牌已深入人心,阜新人对玛瑙有着自觉的营销意识,阜新正在走入全民皆玛瑙的境界。因为玛瑙为阜新人带来了自信与自豪。

大多阜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外出走亲访友都想带点玛瑙工艺品,一方面它是阜新的特产,符合阜新人的身份;另一方面,玛瑙让阜新人很有面子,送出去的礼品也得到了对方的重视与珍惜,那玲珑剔透的玛瑙在对方的心中印上了“阜新”两个字。这份荣耀是“玛瑙之都”带给阜新的。

“玛瑙之都”带给城市的,还有外在形象的改观。“煤电之城”见证了阜新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带给了阜新负面影响。在许多外地人的印象中,阜新的环境依然是黑的、脏的,空气中永远弥漫着黑色的粉尘,令人望而却步。

“玛瑙之都”的名字正在改变阜新过去的对外形象。玛瑙是七彩的、通透的、坚韧的、环保的,一如我们这座城市,美丽、健康而又可塑性极强。

阜新玛瑙穿越时空,从远古走来,又走向世界。这个莹润的宝贝缩小了阜新与世界的距离,它让阜新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阜新。

2007年,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就深深地被阜新玛瑙所吸引,辗转求宝,信“飞”阜新,求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邵景兴制作玛瑙印章。

2009年,“大侠”金庸收到了来自“中国玛瑙之都”的礼物—一玛瑙围棋,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名誉六段的金庸,对这副玛瑙围棋喜爱有加,欣然提笔写下“利国利民,阜而且新”,回赠当时的阜新市领导。

2009年10月,四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阜新街心广场诞生,它们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玛瑙、世界上最长的玛瑙项链、世界上最长的玛瑙算盘、世界上最大的玛瑙拼图。

2010年5月,阜新市赠送给杭州玛瑙寺一块重200公斤的水草玛瑙王,改变了玛瑙寺一千多年无玛瑙的历史。

2016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董事会通过了阜新申报“世界玛瑙之都”的申请,决定授予阜新“世界玛瑙之都”荣誉称号。

“玛瑙之都”带给我们荣光,“玛瑙之都”亦带给我们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